学院新闻

  • 2011年上半年好书排行榜
    发布日期 : 2011-09-13    浏览次数 : 2506

     

    2011年上半年好书排行榜
    1、《百年孤独》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范晔,南海出版社
    内容简介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界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2、《现代中国的历程》 作者:黄仁宇,中华书局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了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美国、德国以及港台地区发表而未收入大陆《黄仁宇全集》的论文、随笔、书评等14篇文字。黄仁宇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地保持了纵横中外、从容讲解的风格,以全球史眼光看中国现代化之路,给人带来重要的历史启迪。
     
    3、《舍我其谁》 作者:江勇振,新星出版社
     
    内容简介
    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述最多、影响最大,自传材料最丰富的一个名人,同时也是最被人顾盼、窥伺、议论,却又最被人误解的一个名人。  《舍我其谁:胡适》立意重新诠释胡适的思想、全面改写胡适的一生。《璞玉成璧,1891—1917》,是这套全传的第一部。
    留美生涯是胡适一生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胡适一生中最不为人所知的一个阶段。作者孜孜矻矻,系统地描述并阐释胡适的留美生活及心路历程,言人所未言。举凡饮食起居,到他的思想履迹(从民族主义者到以爱国为基础的世界主义者,到绝对的不抵抗主义,再到国际仲裁主义;从无病呻吟到乐观主义;从宗教情怀到性别观念;从上课修习、转学哥大到博士学位问题,到新文学革命),指出胡适“实验主义其表,实证主义其实”的真身,创获极大极丰,诚乃胡适研究史上的一部扛鼎之作。
     
    4、《寻路中国》 作者:[美] 彼得·海斯勒;译者:李雪顺,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5、《古炉》 作者:贾平凹,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古炉》的故事发生在陕西一个叫“古炉”的村子里,这是一个偏远、封闭、保持着传统风韵的地方,但是这份宁静却从1965年冬天开始动荡了。古炉村里的几乎所有人,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被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之中。时间一直发展到1967年春天,一个山水清明的宁静村落,在“政治”虚幻又具体的利益中,演变成一个充满了猜忌、对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废墟。作者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浑然一体的陕西风情,把当时中国基层“文革”的历史轨迹展示在我们面前,是作家对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的生动写照。
     
    6、《从“东欧”到“新欧洲”》作者:金雁,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米氏的“反美”,一开始也并非如此,上台之初的米氏不但不反美,而且还亲美,一度成为整个东欧最亲美、最西方的领导人,甚至到了让美国公民来充任本国总理的地步,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没有过的事情。只是后来自己搞独裁的阴谋没有被美国接受后,才转了向,变得积极反美起来。
    这本书里还谈到当初一些苏联模式的东欧国家如前东德、波兰、捷克、匈牙利、乌克兰等为什么会纷纷转轨,转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转轨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司前进了还是倒退了?生活水平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一转眼,东欧各国相继转轨,就连老大哥苏联也紧随其后20年了,曾经扬言要被打倒的资本主义依然高傲的举着自由主义的旗子在满世界宣扬民主自由,而当初那些呐喊着要打倒它的国家早已接过自由的旗子,亦步亦趋,紧随其后。套用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7、《革命与生意》 作者:吴比,浙江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1911年,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革命之下,资本汹涌!
      人们习惯于把辛亥革命的战场说成是野心家的乐园、政客的竞技场、文人的舞台,有时甚至连伶人、妓女和市井之徒都能粉墨登场。然而,作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资本才是最贴近革命的力量。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商界暗潮涌动,枭雄辈出,风云迭起。
      本书的故事即是从一时无两的大商人盛宣怀等开始,最后落脚于晋商这个传奇商帮的覆灭。因果回环中,形形色色的商人在历史镜面反射下或悲或喜:辛亥时期的中国商人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性格,他们遭遇了什么?中国的商业环境在历史大背景下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样一个纷乱的年代里,中国的商人、商业与时代之间究竟有着怎样水乳交融般的变革?
     
    8、《自由在高处》作者:熊培云,新星出版社
     
    内容简介
           《自由在高处》是作者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
     
    9、《西夏旅馆 》 作者:骆以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西夏旅馆(套装上下册)》是台湾中生代小说家骆以军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作品,作者写作期间曾三度遭受忧郁症侵袭,最终耗时四年,倾力写就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疯癫、妖艳之书。
     
      2010年,《西夏旅馆(套装上下册)》荣获华文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红楼梦奖”首奖,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在颁奖词中如此陈述:《西夏旅馆(套装上下册)》以十一世纪神秘消失的西夏王朝作为历史托喻,以一座颓废怪诞的旅馆作为空间符号,写出一部关于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传奇故事。骆以军糅合私密告白与国族叙事,魔幻现实与情欲臆想,黑色幽默与感伤格调,铺陈现代中国经验最复杂的面貌。全书试探文学想象的禁区、人间伦理关系的极限,尤其值得瞩目。《西夏旅馆(套装上下册)》文字华丽,结构繁复,意象奇诡,寄托深远,为新世纪华文小说所仅见。
     
    10、《冷浪漫》作者:科学松鼠会,中国书店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科学松鼠会作者的作品,包括色、爱、和、美、宅、酒说、新生、艺术8个主题。松鼠们从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音乐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用专业化的知识、通俗化的语言对主题展开了别开生面的诠释,从颜色的味道到基因与爱情的关系,从护肤品、保健品中隐藏的秘密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人文气息与科学理想完美契合,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浪漫科学世界。